查看原文
其他

退休后的李瑞英,怎么变成这样了?!

点击关注👉 北京大妈有话说 2021-08-21


一提到央视,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呢?是不是每天晚上七点风雨无阻的《新闻联播》呢?

 

说道《新闻联播》,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优秀的主持人,她曾在新闻联播的舞台上主持了28年,一直成功保持着“零失误”的播报记录,她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李瑞英。


 

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国嘴,却被人痛批“六亲不认”,这是咋回事儿呢?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。


陪同学考试,意外结缘播音


1961年,李瑞英出生在北京,祖籍河南的她,是个标准的“漂二代”。李瑞英的爸爸是一名军人,从小对她严加管教。也许是父亲精明能干、不怕吃苦的性格影响了她。李瑞英从小养成了“行的正做的直”的习惯,无论是仪表形态,还是性格,都直来直去,自如洒脱。父亲的高标准严要求为李瑞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也无形中推动了李瑞英走上了播音这条道路。



机遇的到来往往出其不意。年少懵懂的李瑞英当时并没有当主持人的想法,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也是因为一次巧合。


高考前,李瑞英有个要好的同学打算报考广播学院,她找到了平时就在学校广播站当小主持人的李瑞英,拉着她一起去。朋友去报名时,她在场外闲的发慌,索性读了一段学校的期刊专栏。那天李瑞英抑扬顿挫,饱含深情的朗读正好被播音系的张颂教授听到,觉得她非常的有潜力,建议她也报名试试。



没想到,这个老师的一番话,改变了她的命运。


在学校里努力学习,成绩优异的李瑞英,拥有着甜美清晰声线,似乎是个当主播的好苗子。



高考前,李瑞英终于决定报名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。这一战,便成功了。她误打误撞进了北广,成了播音系的一名学生。


曾任江苏台新闻播音员,她自称“天赋不高”


在恩师张颂的带领下,李瑞英的播音天赋开始显现出来。


刚毕业,她就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直播35周年国庆阅兵礼和焰火晚会。


此时,她才不过23岁。


尽管初出茅庐,但是李瑞英形象姣好,字正腔圆,在直播的时候,落落大方,一点儿都不露怯,完全不输那些有多年经验的老主持。


其实,李瑞英给自己定下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目标。为了不说错别字,她背下了一整部《新华字典》。为了练习自己的口语,她早起贪黑,寒来暑往从不间断。北广的小树林里,留下了李瑞英每天6点半练声的身影。也正是因为这份努力,才有了日后的收获。



毕业之后,李瑞英被分到了离家千里的江苏电视台。在江苏电视台的日子里,年轻的李瑞英并没有被委以重任,她被安排到各个节目中帮忙。


她工作非常认真,她又做新闻播音员,又做主持人和记者,寻找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,业务水平因此提高得很快。


1986年,25岁的李瑞英得以调回央视。当时,央视的《新闻联播》还采用录播方式。录播避免了很多突发情况,但对主播们的要求更为严苛,他们必须要一字不差、完美地完成工作。为了不犯错,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台里,李瑞英字典从不离手。

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,慢慢地,她竟可以认识《新华字典》里的所有字,并能说清每个字的意思。当大众都认为李瑞英是靠天赋才能成为中国最厉害的主播时,李瑞英不这么想。她说,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声音条件并不是很好。嗓子好的人,如果在其他方面没有积累,是无法胜任播音工作的。她说自己的榜样是中国播音大师夏青,而夏青几乎能背下来整个《新华字典》。



或许是榜样的力量,也或许是自己的要求,总而言之,李瑞英做到了,她甚至成了别人的榜样。


工作三大法宝——心态好、爱运动、善安排


能在40岁以后依然像20岁那样以观众所期望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屏幕上,李瑞英靠的是三个法宝。



李瑞英的心态永远是积极的。“一个把坏事变好事的人才是一个自主的人。如果你是一个消极的人,光觉得是自己吃亏了,天天抱怨,就不可能学到东西。一件看似不好的事,如果积极面对,就能驾驭它。”


运动和睡眠是她的第二大法宝。一星期3回,她坚持打了7年羽毛球。后来工作忙了,她就改打网球。天气好时,她会走路上班,40分钟走下来,神清气爽。播音员经常值夜班,很多人得靠服安定才能睡眠。李瑞英不用,“再大的事也不能影响我睡觉,我睡眠质量特好,从来没有失眠过。”对于播音员来说,睡觉就是工作的本钱。


第三个法宝是善于安排时间。“凡是非干不可的事赶早不赶晚,已经安排的事我不会推掉再答应新的事;如果这一天没班,我就把比较扎堆的事安排在一起,集中办事;外面的活动基本不参加;一些杂事则安排给办公室的工作人员,我是个办事让人放心的人,用人原则也一定是办事能让我放心的。”


谈老公: 和“我们家那人”是青梅竹马


李瑞英提到自己的丈夫喜欢说“我们家那人”,和她是一个院儿长大的。平时什么都一起,后来,他去了北大经济系,她上了北京广播学院。

  

大学毕业,他到社科院读研,她则分到了南京。他妈妈带他去她家里安抚她:你先去,将来他从社科院毕业了也去南京,挺好的,假期让他去南京看你,我家四个儿子,你在南京落户了,我就跟着你们去南京。

  

两人的事就这样被老太太挑明了。果然他每个假期都去看她,他甚至和她的同事都成了朋友。她从南京回来的第二年,他们结婚了。


李瑞英丈夫张宇燕

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


“我挺受我们家那人影响的,我家书特多,几面墙都是书架。他老说,你能把这墙的三分之一看完就是有学问的人了。”她忙起来顾不上看书的时候,他就说,我对你没别的意见,就觉得你应该坐下来看看书,读书跟不读书是不一样的。“我能在这个环境不那么浮躁,跟他是有关系的。”

  

无论工作还是生活,李瑞英都过得非常单纯,这种单纯让她幸福。


谈儿子: 我们从不把他当小孩

  

也许正是她的低调,给了儿子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李瑞英的儿子填表写家庭关系的时候,不填妈妈只填爸爸。开家长会他也基本不让妈妈去。后来李瑞英从老师那里知道,他是怕同学以特殊的眼光看他。


  

李瑞英说儿子小时候带他去麦当劳,有人要找李瑞英签名,儿子很诧异,你又不是明星,找你签什么名啊?妈妈反问,那你觉得谁是明星啊?儿子回答,姚明和周杰伦差不多。李瑞英立刻说,那他是认错人了。后来一家人出去,只要有人过来要签名,李瑞英都赶紧摆手,孩子在这里,我不想让他看到。实在有人执意要签,她就背地里跟人解释,下飞机拿行李的时候再说。

  

从小到大,李瑞英都不把儿子当小孩看,什么“妈妈抱抱”之类的双音节词她从来不说,两口子的教育都是,你是男子汉。每次出门逛街,李瑞英就说,我可不认路啊,拐弯的地方你可记好。结果儿子走到哪里都记路,无论绕多远,准能找回来。

  

有时候儿子买的玩具特沉,妈妈一点也不帮忙。你自己买的就得自己提着,谁让你是男子汉。儿子非常自豪地提着一堆东西一边指路一边走。“他觉得妈妈挺傻的,智商绝对不如他和他爸爸。”

  

儿子面临高考,李瑞英对儿子说,这个世界干什么工作都能得到快乐,不见得每个孩子都要读到博士,你只要尽力,做你力所能及的事就好。


专业素养过强,被人指责“六亲不认”


1998年的一天晚上,李瑞英像往常一样为新闻联播的录制认真准备着。然后就在开播的前15分钟,一个紧急电话,让她瞬间脸色苍白,原来是马上要高考的儿子不慎坠楼摔伤了,而且伤势严重,浑身上下多处骨折,血流满面虽然第一时间被送往了医院,但情况如何还不可知。挂了电话的李瑞英心中慌乱,但此时新闻联播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了,她强装镇定,开始了新闻播报。长达30分钟的直播中,她像往常一般浅笑播报、优雅从容,看不出来丝毫异常,

 

儿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,面对儿子的突发事故,李瑞英怎么可能真的一点反应都没有,她在荧屏上看不出任何异常情绪的专业素养,被一部分人质疑她是否有人性。此事被传播出去后,部分网友对于李瑞英的做法争论不休,甚至还用上了“六亲不认”等不堪入耳的话语。

 

其实,天下哪有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啊,据李瑞英同事回忆,录制一结束,她就一路小跑打车去了医院,因为走得太急,在门口还摔了一跤。大家知道,作为公众“直通中南海”的窗口,《新闻联播》被赋予了特殊意义,视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,如果在播报即将开始的情况下,主持人突然离开,这将会造成多么大的不良影响?李瑞英处在当时的位子上,不能也无法离开!


或许是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,如今的李瑞英已经退居幕后,回归家庭。同时,这位国宝级元老主持人,还担任着播音主持委员会会长,偶尔会出席培训活动,形象也有非常大的变化,最近就有网友传出了李瑞英的新形象,60岁的她一改之前严肃、庄重的打扮,染了金发穿着十分的时尚,当时的她正出席一场播音培训活动,场下座无虚席。


 

其实,主持人有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,工作之外的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面对很多事,他们也身不由己,我们应当多一些理解与尊重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心里,却有着不同的答案。至于如何看待李瑞英这一件事情,还要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讨论,您说是吗?

 

最后还是四句话


当妈哪有不疼子

六亲不认有缘由

敬业爱家难两全

一概而论不可取

 


2021年养老金出现三大变化,六零七零八零谁涨得多?别不知道!


封闭、停课!此地疫情再升级:首例患者已传四代15人,又是一个老人引起的...


33年前春晚,那个唱《血染的风采》的英雄徐良,他现在怎么样了?

60岁以上老人应该实现免费医疗吗?主要取决于这三大因素

↓↓↓ 退休人点这里,上千节课免费听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